完成此課程后,學生將能夠根據在陀螺儀傳感器中輸入的內容旋轉其機器人。
90到135分鐘
熟悉陀螺儀傳感器,確?蓹z測到其偏移,并了解如何修正。 “用戶指南”中的“陀螺儀
傳感器”一節將助您了解此傳感器。下述步驟第4步也將涉及此主題。學生可使用膠帶和
量角器在地面上繪制不同的角度,從而驗證其機器人的轉彎角度。任務 5a 和 5b 中學生
需要使用橡皮筋來將鋼筆固定在機器人上。任務 5 中您需要在地面上準備一個迷宮。您
可使用大紙張、物體、記號筆或膠帶(請參閱下面插圖)。
1 學生拼砌陀螺儀傳感器模塊,然后將其固定在驅動基座上。
2 學生完成在一定角度后停止教程后可根據陀螺儀傳感器上的角度讀數使機器人轉動45度。
3 在“測試”階段中,學生將打開示例程序(該操作將關閉當前教程)。確保每一組都使
用其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運行所提供示例程序時機器人的行為。這可鼓勵學生思考其所看
見的內容及其與編程模塊之間的關系。他們可使用畫布上的“注釋框”。
為學生提供以下示例程序:
機器人行為描述示例:
使用陀螺儀傳感器測量旋轉角度,機器人進行點轉向,直至其檢測到角度大于45度。隨
后機器人在向前驅動轉動一圈后停止。
4 排除問題:教程中的排除問題注釋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如何避免陀螺儀傳感器偏移。使
用 EV3 程序塊 Prt Vi 應用程序檢查傳感器讀數。由于陀螺儀傳感器具有 +- 3 度的容
差,因此,應在程序中考慮到對其進行補償(例如,如果要進行90度的轉向,那么可
能需要將“等待模塊的陀螺儀傳感器 - 更改 - 角度模式”的“閾值”設置為87度)。
5 在“修改”任務中,您可能想要向學生采用“循環模塊”,以此減少需要在方形中驅動
的模塊數量。但是,請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使其自行解決問題。
6 課程挑戰構思:
a 將鋼筆固定在機器人上。使用陀螺儀傳感器進行編程,使機器人繪制字母“Z”。
b 將鋼筆固定在機器人上。使用陀螺儀傳感器進行編程,使機器人繪制出星形(由
五個相等角度組成)。然后,嘗試加大角度或減小角度。形狀如何改變?
讓學生努力通過陀螺儀傳感器來使其機器人在迷宮中導航(請參閱以下插圖和或
附錄 B)。
評估
觀察和或提出問題以確定學生是否
量);
a 完全或部分繪制出字母“Z”;
b 完全或部分繪制出五個角度相同的星形;
在迷宮中完全或部分導航其機器人;以及